笔骏轩

字:
关灯 护眼
笔骏轩 > 官之道 > 第1147章

第1147章


尼桑国经过尼索之战之后,国土面积暴增到120万平方公里。

三分之一是山林,三分之一是森林河流,可以开垦的农田,还是能达到三分之一,足足有40万平方公里。

林沐风早在尼桑国还只有16万平方公里的时候,鼓励农民种粮。

现在人口增加到了3100多万,地域面积扩展了七倍多,农业政策自然要随着改变;尤其是国王战虎。

按照国王战虎的设想,是建立国家所有的大型农场。

国营农场的面积至少是10万平方公里,保有一亿五千万亩耕地。

每年即便是使用一季,也会有一亿吨以上的粮食,尼桑国再无粮食安全问题,国家也会免去了补贴农业的麻烦。

但林沐风不这样想,林沐风认为,大规模农场是资本的产物。

刚开始还可以,一旦经过时间的推移,就会逐渐变味,失去了初衷。

尼桑国现在有3100多万人口,必须有合理的城乡比例规划。

高度城市化,会带来很严重的城市病;到时候更难管理。

最好的模式应该是: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这样的模式,加上国家高额的农业补贴,就会有极高的幸福指数。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便于国家的管理,是最稳定的社会形式。

乡村与城市的人口比例,林沐风认为在六比四最合适,最不济也要对半,最好是七三或者八二。

林沐风精通历史,对历史也是认识很深。

一个国家最稳定的形式,就是土地所有,固定的土地所有,会是农民最安全的心理和生存方式。

尽管尼桑国土地没有私有制,但拥有永久使用权,跟所有权在形式上是一样的效果;除非国家征用,这些土地,永远都是你的。

林沐风的设想,很快的就形成了尼桑国的法律形式。

有2000万左右人口,被分配到广阔的农村;每一个去乡村生活的人,可以分配到五亩的可耕地,还会有不菲的农业补贴。

林沐风为了顾记国王战虎的情绪,还是同意,由国家拿出了5000万亩土地,作为国有农场,进行试验。

尼桑国原有的土著,只有不到500万,基本都在农村。

第一批移民进来的熊猫族人大约有1000万,基本上占据了各个城市;因此在尼桑国各个城市中,熊猫族是主要的民族。

熊猫族是不信奉西方诸神的,只信奉自己的神。

而且信奉的神五花八门: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世音,如来,玄武大帝,等等;木匠信奉鲁班,渔民信奉马祖,学子信奉文曲星,不一而足。

虽然尼桑国,法律上没有规定允许或者不允许,法不禁止即可为。

国王战虎逐渐发现,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逐渐有了西方的教堂教会。

很多民众开始信仰西方的神灵。

加上原来的土著有400多万,最初是西方在这里殖民的,基本上也是信奉西方神灵,战虎感到了不安。

虽然战虎是商人出身,但很有政治头脑。

尤其是做了国王之后,对国家的治理,是有自己的一套的。

在制定宪法的时候,战虎就特别强调,尼桑国国内是王室制度,王权至上,也得到了林沐风的认可。

林沐风认为,不管在哪个国家,毕竟需要一个领袖。

在尼桑国来说,国王就是领袖。

所以,在宪法里明确规定,在尼桑国禁止成立任何非王室组织。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