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骏轩

字:
关灯 护眼
笔骏轩 > 重生之官运亨通 > 第295章

第295章


“可是,眼下,像我们中州,这么大的地方,有多少企业,已经陷入了半死不活的状态!大家都在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有谁,敢有如此的胆量,振臂一呼,把企业的经营权承包下来?要知道,这毕竟都是真金白银啊!可不是开玩笑的!”

“是啊,您说的太对了,现在大家宁愿一块儿等着耗死,也不愿意站出来去冒这个险。所以,我想让我老婆,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听说你家江老师在学校里干的相当不错,她舍得扔下教师的职业,下海经商吗?”

梁安邦担心的是,马明远搞这么大的手笔,仅仅凭他一己之力,能行吗?

“我老婆这个人,看着顽固,但她一旦看清了形势,拉都拉不住的。”马明远无比自信。

“明远,承包之事,关系重大,你这第一炮能不能打响,直接关系着后面整个中州企业承包制的推行,能不能遍地开花了。一定要慎重啊!”

说到这里,马明远这才真正看清了梁安邦的态度。

他不是反对,而是更加关注这个事件的结果。

如果砖瓦厂的承包出了效果,那么,接下来,其他单位也会相应效仿。这样一来,承包制,也就成了一个顺势而为的事情,形势会一片大好。

要是砖瓦厂的承包弄砸了,不论在谁的头上搞试点,都会遇到非常大的阻力。

甚至会让承包制胎死腹中。

那么,今后的中州,必然还是一潭死水!

“梁书记,我有一个想法。”

“说说看?”梁安邦饶有兴趣的看着马明远。

“如果这次只对砖瓦厂实行承包制改革,或许会有些人怀疑我马明远在抓典型,对个别人进行打击报复。倒不如再加进两个企业来,这样,三家企业的承包实验同时进行,就避免了一些闲话。而且,全部成功了的话,那这说服力是不是会更强?”

此时马明远给梁安邦的感觉,那就是沉稳,自信!完全不像是吹牛说大话。

“你不会是想让你老婆把三家企业一锅端了吧?”

看着马明远那信心十足的样子,梁安邦断定,马明远应该已经有了成熟的方案。

可是,即使杨千里,也从没在他面前提过这事啊?

难道,马明远这小子,连他老师都瞒着吗?

“嘿嘿,不瞒梁书记说,我还真想一口把这三家企业给吞了呢。”

“告诉我,那两个软柿子是谁?”梁安邦的脑子里迅速转悠着,还有谁可以被马明远随便拿捏?

“造纸厂和机械厂怎么样?”

当马明远把这两家企业说出来之后,梁安邦也是不由一阵错愕。

毕竟,这两家企业的当家人,不论哪一个,在他梁安邦的眼里,可都不能算是软柿子啊!

“马明远,你觉得他们软在哪里?”梁安邦忍不住想笑。

“连工资都要发不出来了,更不要说是上缴利税了。一个企业的领导靠着什么敢说自己硬?靠尿尿的地方吗?”

说出这话的时候,马明远自己都笑了。

让马明远这么一说,梁安邦顿时也觉得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儿。

大家都觉得这是两家大企业,可是,他们到底“大”在了哪里呢?是架子大吗?

梁安邦似笑不笑的盯住了马明远,看了好一会儿,这才问道:“你确定要从他们三家下手了?”

“我觉得他们三个应该比较愿意配合。”

马明远更是记得,上一世,刚到九十年代之初,造纸厂就彻底滑到了入不敷出的状态,而且,这种情况,还不完全是因为销路不好。

整个造纸厂管理一片混乱,任何一个环节的责任人,都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捞上一把。渐渐的,这家本来完全可以有个不错前景的企业,竟搞得乌烟瘴气,最后,为了平账,只好发生了一场大火,将一切付之一炬。

当然,企业还得存在下去,于是便出现了后来整个中州事业编制人员一起为几家国营企业集资的事情。

当时的造纸厂,便是其中之一。

“我的框架就是,稳定第一,效益第二。其他的我也不懂,全凭你们师徒二人灵活掌握了。一个周之内,我要看到一个完善的方案。”

说完,梁安邦便起身而去。

其实,这两个要求,即使梁安邦不提,马明远也绝对要遵守的。如果只是为了追求效益,都打得头破血流,那还叫发展吗?

对于一个商业生手来说,一下子承包其中任何一个企业,那也是够头痛的了。

但是,对于曾经在商海之中纵横驰骋的马明远来说,承包三个,跟承包一个,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啊。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同时承包三家,反倒会更节省一些呢。

现在马明远有一千万的资金握在手里,他不缺钱,他现在缺的是时间。

他要争分夺秒,千万不能让别人抢在了他的前面。

好在,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看明白承包这些国营企业的巨大利益。

而即使偶然有个别人看到了其中的好处,却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搁浅了自己的计划。

其中了最要命的两样,那就是胆识和资金。

有胆识的,未必有足够的资金。

有资金的,未必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那么,他马明远就理所当然成了“天选”之人!

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

当马明远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江楠以后,江楠当时就觉得马明远是不是疯了!

“江楠,你是对你老公没有信心呢,还是觉得那些企业老总都已经聪明的没治了?就拿造纸厂来说,你知道,现在这一张纸造出来,它的成本都包括哪些东西吗?”

“你研究过造纸吗?贸然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你不觉得太冒险了吗?”

“那你觉得造纸厂里那些工人熟悉不熟悉?那些销售人员熟悉不熟悉?负责采购的人员熟悉不熟悉?他们都觉得自己熟悉,可最后,为什么这一张纸的制造成本,却需要十张纸的代价?”

“真的假的?难道,每一个环节都不需要管理的吗?”即使江楠都难以置信。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