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没有人站出来振臂一呼,即便有人站出来威望也不够,若是孔家没有被废,或许此次科举改革还是有些阻力,但依旧无力回天,所以我才说这是无解的阳谋。”
青年脸色再次一阵的变幻,低声道:“父亲,您是说皇帝在废除孔家的时候就已经想着科举改制了?”
“很大可能。”
“这怎么可能,皇帝那个时候才多大?
北有建奴和蒙古袭扰、沿海有倭寇、海外诸国、西南有安奢、西北还大旱,这种情况下皇帝就那么自信确定自己能摆平这些?”
“白杆兵进京,英国公站队,重掌禁军,袁可立和孙承宗入阁,皇帝就已经重掌大权了,还地于民开始,皇帝就立于不败之地了,这就是自信所在。”
中年男子说完这些后,又略微思索了片刻:“你还记得皇帝登基时废除了读书人的特权吧,或许从那时起皇帝就想着科举改制了也是有可能的。
建了一个又一个研究院,现在又开设了相关的科目,你要说这里面没有关联,打死我都不相信!
嗯,或许还不止……”
说到这里,中年男子双眼微眯,眼皮下的瞳孔一阵阵的收缩,脸颊两侧不自觉的抖动着。
这一幕看的青年很是好奇,不自觉的问道:“父亲,还有什么?”
青年的话惊醒了沉思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长长的出了口气,起身朝着外面看了看后又坐了回去。
“我刚刚说了,这次的科举改制是一举五得,你能分析出来哪五得吗?”
“五得?”
青年微微思索了几息,结合在集市上听见的,低声道:“一是给了普通百姓与官商子弟公平竞争的机会,因为九年制可以拉平官商子弟的家境优势;
二是在大学阶段通过自主选择科目将学子们的能力发挥到了最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是让学子们从基础做起,明白基层的运转方式,让他们务实,避免眼高手低。
四是让他们与百姓们打成一片,体恤民情;
五是九年都在学校里面学习,肯定会如讲武堂一样开设……思修课,忠君爱国、保家卫民等等的思想,忠于朝廷,不容易叛变,这个过程中也是观察学子,能不能重用。
没有人能九年如一日的伪装自己,他们个性早会慢慢发现,贪小便宜、气量狭窄、偷奸耍滑等等以后肯定不会重用。
嗯……基本就这些了。”
“还算不错!”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丝丝赞许:“但第三和第四条是差不多的,除此之外,此次科举还有最重要的一条,估计也是历代皇帝最想改变却无法改变的一条。”
“最想改变却又无法改变的?”
青年男子喃喃自语,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思索了好一会儿之后,他依旧无法明白父亲所说的事情。
“科举改革之后,你们最终的去处是哪里?”
“胥吏!”
青年男子立刻给出了答复,而后恍然大悟:“是了,宋元之前是皇权不下县,而到了大明一朝中央集权后,皇权不下乡。
乡里基本都以德治为主,通常由乡绅以及家族势力负责管理,这种虽然有好处,但弊端极大,有时候律法在乡里都没有用。
如果大学毕业的学子全部从胥吏干起,那么不出十年,就能取代现在的大部分的乡绅家族推出的胥吏,朝廷对胥吏有了任免权,
那么皇权自然就能下乡了,皇权能下乡中央会再次集权,且百姓的生活也得到了保障。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