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骏轩

字:
关灯 护眼
笔骏轩 > 大宋第一杀神 > 第324章:大宋河道、后世奇招

第324章:大宋河道、后世奇招


“你说的方法,就是那东西?”

这时的朱勔,看着河岸上忙碌的数千人,他伸出了一根手指,向那边指了过去。

“我听白狐说,你的办法工匠们都是闻所未闻,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没错,”燕然淡淡地笑着说道:“那些工匠心里没把握,但我却知道,这办法一定能行。”

“若是三天之内,不能让假山到达汴京,我燕然以死谢罪!”

当燕然说出这句话,沈红袖姑娘不由得暗自吃惊!

到现在她才知道,为什么昨晚那些工匠看完了燕然的计划之后,会露出那种奇怪的表情了。

原来这个方法,是小侯爷独创的,也是千古之下未曾有过的技艺1

“那就请您说说看,这计划是怎么回事?”

朱勔看到燕然说得笃定,他也不说话了,旁边那位白衣文士,却笑着向燕然说道:

“在下孤陋寡闻,还请燕大人解惑!”

“不敢当,”燕然连忙谦逊了一句。

此时他脸上神色虽然轻松,但心里却在暗自翻涌。

这个穿白袍的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

他的样子虽然笑呵呵的很有礼貌,为什么在我的心里,他比那个柳白狐还要危险?

燕然的心里不禁暗自警惕,可脸上却没有表露出丝毫不妥,他也笑着问道:

“还没请教这位大人……”

“不敢当大人之称,”只见那白衣文士,谦虚地摆手笑道:“我没官身,江南一闲人而已……在下穆星乔。”

“穆先生!”

燕然记住了这个名字,随即转头向窗外,指点着营造现场,向这位穆先生细细解释……

……

此时的河岸上,宽阔的平地中间,工匠们已经用石灰,仔细画好了一条条三十丈长的直线。

每一根线条附近的地上,都铺着二十四条胳膊粗的麻绳。这些麻绳平行排列,犹如一条条笔直的琴弦。

二十四条为一组,共有十六组麻绳,紧紧挨在一起。

工人此时正将粗大的红柳树枝,横着放在那些纵向排列的麻绳上。

成百上千人一起,进度相当迅速,等到那些红柳树枝从头到尾,密密麻麻地排完,他们又将大量的稻草细枝,在那上面铺设第二层……

上下两层,铺得密不透风之后,上千民夫挑着担子鱼贯来去,在工匠的指挥下,将竹筐里的黄土,泼洒在这些稻草上。

燕然指着那边说道:“这些麻绳上面,横着铺上粗树枝,再加上稻草,之后用黄土铺设,完成之后,厚度可以达到半尺。”

“接着用大量的民夫,配合河对岸的战马,在每一组二十四根麻绳中间,隔一根牵出一根。”

“其中十二根,由民夫和马匹用力牵拉,另外十二根则卷到里面,这样只需用力一拽,这面三十丈长的大席子,就会像卷饼一样卷起来。”

“等它一路卷到河堤附近,顺势而下进入河水之际,这里面每一根卷起来的圆柱,高度都会达到两丈。”

“在运河水河道中间,最深处也不过是一丈五尺,因此当后面的圆柱,压着前面的圆柱头顶滚过去,一个一个地沉入河里……”

“最终这些圆柱。就会在河道中间排成一列,形成一道巨大的堤坝。”

当燕然说到这里时,分明听到船舱里的沈红袖姑娘和朱勔两人,同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而那位白衣文士穆星乔,看着河岸上动工的情景,也是惊讶地连连点头。

“没错,”燕然这时才笑着说道:

“这么一来,就不会像正常拦河筑坝那样,土石一扔下去就被河水冲走,干上几天也难以前进一丈远!”

“而且那圆柱的形状,原本就适合在地上滚动,牵拉的时候只要人马力道足够,终归咱们还是能让它动的。”

“而且圆柱的结构是,黄土混合了稻草,又在卷起来的过程中,被十二根粗麻绳捆得越来越紧。”

“因此它不会被河水冲走,也不会散开造成土石流失,但是这其中最紧要的,还是它有三个优势……”

“第一就是建造速度极快,一天的时间,十六个圆柱就可以做好,拉入河中,立刻就能让运河下游开始排水。”

“第二就是拆除的时候也极快……只要诸位仔细看就能发现,那些地上铺设的麻绳,其实是一直通往河底,又通向对岸的。”

“所以入水之后,一旦想要拆除这座大坝,只需要再度牵拉之前的麻绳就可以。”

“这每一个圆柱,都会在麻绳的控制之下越卷越紧,然后在运河的河底滚动……”

“直到被人马的力量,拉到运河对岸上!”

说到这里,燕然不禁笑了笑:

“至于第三点,就是整个筑坝拆坝的过程,也只需要用极短的时间。”

“因此这三天时间之内,今日一个白天拦河筑坝,今夜一个晚上下游放水。”

“到了明天白天,修理假山船阵,明天晚上只需半夜,就可以拆除大坝,河道随即就会再度蓄水!”

“这次蓄水速度会很快,因为上游已经积蓄了一天一夜的河水。”

“这样后天早上,船队就可以出发,一日之间直抵汴京!”

“原来如此!”

听到此处,那穆星乔不禁重重一点头!

刚刚燕然讲解的深入浅出,就连他这个完全不懂营造的文士,都听明白了。

而那位朱勔老大人听到燕然讲述之后,则是长长地松了口气……

如此说来,三天后真的能到达汴京!燕然的方法只要可行,他朱勔这道难关,就算过去了!

可话虽如此,此刻众人看向岸上的现场,大家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毕竟这方法还是第一次用,好用不好用,真是只有老天才晓得。

不过这件事对于燕然来说,虽然是生命所系,但他却是所有人中心里最有底气的一个。

因为他用的这个方法,其实在历史上早有记载,明清时期,曾经大面积用于河道修筑工程。

这可不是燕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他还真没有这种本事,这种方法完全是中国古代,工匠智慧凝聚的结晶。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