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骏轩

字:
关灯 护眼
笔骏轩 > 行走大宋 > 第26章 有荣姻缘未非

第26章 有荣姻缘未非


各人有各人的难处,虽然讥笑了季芳华,但是其他行首们也是都在单着身,想找个如意郎君嫁了,怎奈男人欢场上皆是浪子心性,所以秃子笑完和尚,冷飞吹过也是能感到自己头顶凉飕飕。

季芳华今天和韩清单独相处,其实也想着韩清是不是能够对自己有所青睐。

如果这韩清真的应试高中,进士及第之后那可就是真的算香饽饽了。影剧院和广元楼的大财东,据说还有个快马驿站,那是多少人家要争夺的目标啊?

日进斗金的官场之人,不提前下手难道还能让别人摘了自己眼前的桃子?

韩清倒不是假装正经,而是真的没有感觉出季芳华对自己有意,一来觉得这东京城万人瞩目的行首不可能会看得上自己,二来是因为和她已经太熟了。

每次和季芳华说话绝对是剧院和剧本的事情,今天在游船上能说这么多其他的话,这还是头一次。

季芳华下了船后有些神情萧瑟,但是又打起精神和韩清说说笑笑走回了影剧院。

这些日子韩清和太婆有了争执,原因就是依珍出嫁的事情。

太婆认为既然都觉得行,那就嫁了吧。

韩清则是反对,让二人多处一段时间,没准能发现哪里有什么不对脾气的地方,或者发现阴暗的一面。

太婆则是拄着拐杖顿着地说不能多处,外面的小娘子和男子街上行走,迟早要弄出伤风败俗的事。

韩清说他自有办法,让依珍多多观察一阵子再说。

六月底的这一天,向传师又来韩清住得地方约依珍出去,因为快要到七夕了,家家户户忙着过节,七夕的前几天已经进入了节日的气氛。

等他站在门口正等着依珍出来的时候,就眼前一黑被人弄进了一个屋子里。

“你是哪里来的贼人?”一个大汉恶狠狠地摘掉他头上的罩子问道。

“你...你们是谁?”向传师哆哆嗦嗦的问道,他看见屋子里居然做了二十多口子人,一个个提着刀剑面色不善的看着他。

“俺们是东家快马驿站的人,我乃是驿站的副指挥矛弘义。你又是谁?站在俺东家门口鬼鬼祟祟的瞅什么?”

“原来是快马驿站的人啊?”向传师松了一口气说道:“我是你们东家将来的姐夫,咱们都是自家人!”

“你们已经成亲了?”矛弘义大礼相拜道:“原来是东家姐夫?失敬失敬。”

“我们还未成亲!”向传师拱手还礼道。

“未成亲?”矛弘义奇怪的看了看他说道:“未成亲就敢说是姐夫?”

“已经下了聘礼了。”向传师小心翼翼的说道。

“拉过俺东家姐姐的手没?”李克旁边站了起来走到向传师跟前,直眉瞪眼的看着他。

“有...没有!”向传师被李克的眼神吓住了,这人的眼光很凶悍。

“到底是有还是没有?”李克问道。

“有过!”

“还有出阁的事吗?”李克把头伸近了看着他道。

“没!绝对没了!”

“好吧!”李克说道:“我就当你说的是真的。”

这时候韩清推门进来了,装模做样的看着众人骂道:“都挤在一间屋子里干嘛?磨刀?还是打算抢劫?”

“俺们在东家门口抓住一个鬼鬼祟祟的家伙,说是东家你将来的姐夫,俺们有些不相信,只好问问。”矛弘义配合着说道。

“哪来这么乱七八糟的?这位是向传师,怎么会鬼鬼祟祟?”韩清说完看了看向传师说道:“向大哥你怎么在这里?这帮人都是做押纲的,平日里杀人杀惯了,所以说话都恶声恶语,你可别见怪。”

“不见怪,不...不见怪。”向传师听到这话,舌头有点打结的说道。

“哦,那你在外面马车等着吧,我姐姐和妹妹上街买东西去了,一会儿就回来。”

“好!好!”向传师赶紧走出了屋子。

“赶紧散了,我姐要回来了!”韩清看到向传师出了门,赶紧招呼大家从后门溜走了。

矛弘义和李克带着人走远了,东张西望的瞅了瞅,然后一哄而散。跑的远一些了才哈哈大笑起来。

“这要是让太婆知道,肯定用拐杖追着打!”李克还在不停地往远处看的说道。

“东家弄这么一出戏,就是想吓唬一下向传师。”矛弘义说道:“这可是向相公的衙内,别弄出什么事吧?”

“只要太婆不知道就行!”李克笑着说道。

这帮活土匪平日里聚到一起就经常到韩清住的宅子,太婆看到谁穿的衣服有些破损就让脱下来给缝补上,碰上个过年过节,还经常大把大把的给红袋子钱,让一帮人对老奶奶十分的敬重。

但是有谁坏了别人家姑娘的身子或者赌钱赌个精光,这种事被太婆知道,就劈头盖脸的用拐杖追着打,别看看一个个五大三粗的壮汉,满院子躲得鸡飞狗跳。

最吸引这帮人的是每次来这里,东家亲自下厨做菜,起初大家都极不适应,后来几次慢慢习惯了,都把来这里吃饭当做是长见识了。

那些广元楼的各种菜肴在东家手下炒的就是好吃,北方人吃面食居多,韩清给大家做的羊肉揪面片,那是能吃撑住一大片人。

韩清装模做样的回到屋里,听着那身穿紫色衣衫的媒婆俩人正在和太婆闲聊,就悄悄地回到自己屋里看起书来。

宋代的婚嫁,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原则进行的。唐代以前,“媒妁之言”仅是礼制上的要求,唐代把它列入法律条文之中。《唐律·户婚》规定:“为婚立法、必有行媒。”十分重视媒人在婚姻中的作用。

宋代沿袭唐代,也很重视媒人作用,结亲大多是通过媒人。“婚娶之礼,先凭媒氏……自送定之后,全凭媒氏往来,朔望传语。”

宋代媒人,是有等级的。媒人有数等,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凉伞儿,皆两人同行。

古代适婚年龄,历代多有变化。先秦之时,迟婚为多,《周礼》规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为嫁。这显然是理想的婚龄。就是说依男女青年身体发育健全而后婚。

但不知何因,秦汉以后至南北朝,适婚年龄开始越来越早。唐初贞观二年,诏书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必须“婚媾”,而开元年间,唐玄宗又早至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听婚嫁”。

而宋代的婚嫁年龄,大致与唐朝相仿,仍属早婚。

韩清今年已经十八岁,姐姐依珍比自己大一岁,所以已经算是老姑娘了。不过宋人对婚嫁之事很是宽容,没有像元代之后盛行的各种世俗礼教去约束人。

鉴于韩家的名声以及财产掌握情况,说亲的媒婆居然能来十几个,太婆挑来挑去看中了向家,于是两家就开始走流程。

宋代婚俗先是沿袭唐制,讲究六礼,即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步骤的程序,才算完成了婚礼,成为合法的正式的夫妻。

这种繁琐步骤的婚礼,只有在上层贵族中才能顺利进行,在下层之中,由于条件不具备往往简省,六礼逐渐合并三目(注①):即纳采、纳币、亲迎三礼,这三目成为人们及后代的奉行规范。

首先是媒人送草帖。如果是女家择婿,先由女家派媒人送“草帖子”至男家。男家以草帖问卜,或祷签,得吉无克,方回草帖,表示同意。

两家草帖上的内容大致上是写明曾祖、祖、父三代姓名、家职、家产、及本人姓名、出生年月等,以供两家咨询选择的依据。

男女两家同意后,再用“细帖子”,内容比草帖更为详尽,如女家除上述外,还开列议亲第几位娘子,年甲月日吉时生及随嫁的房奁、金银首饰、产业、田土等。由媒人互送细帖认可之后,称为“定帖”。

韩清看过这细帖子,向传师是家中老四,而且一直尚未娶亲。

定帖之后,男家备酒礼择日送至女家,约定“相亲”或相媳妇。

韩向两家约好了在广元楼最豪华的包间里双方相见,男家酒四杯,女则两杯,以示“男强女弱”之意。

相亲之中有些门道的,男家如中意即以金钗插于女子冠髻中,叫做“插钗”。如不中意,男家则送彩缎二匹,叫做“压惊”,则婚事不成,不过这压惊的彩缎貌似一年比一年要翻倍多。

“相亲”是男家处于主动地位,有决定权。

在广元楼相亲时候,向敏中带着家人走到门口还感叹,这是自己第一次来这京师闻名的大酒楼。

以向敏中身份,是不敢随随便便进入酒楼,否则很容易被台谏官喷的丢官弃相,所以虽然是宰相身份,但是他从未进入过这广元楼。

老彭知道这是韩清家里相亲呢,特意早早让人把酒楼前前后后打扫了干净,并在最宽敞最大的包间里焚好香,摆好了看盘恭候着。

等到双方的人到齐了,就开始了正式的相亲。

太婆看到向家浩浩荡荡的来了几十口子人,就感叹的和韩清商量,将来成了婚多生些孩子,要壮大韩家的人丁。

①南宋朱熹《家礼》。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